Search

以「面積」當做KPI是農糧署習以為常的效益評估方式。

但台灣的市場就這麼小,用...

  • Share this:

以「面積」當做KPI是農糧署習以為常的效益評估方式。

但台灣的市場就這麼小,用面積當推廣指標,遲早面臨飽和窘境,十年前推有機、十年後推友善、下一個十年要推什麼呢(IPM嗎)?也許能換成更務實的KPI,例如「耕地面積的作物產值、作物產量與作物自給率、甚至是農戶的經濟收益」等等,畢竟友善有機的農民已經有在驗證系統裡了,深度進行分析與追蹤,技術上來說不是問題。

也只有持續追蹤經營轉型效益,
才能說服農民持續堅持信念走下去。

#基層推廣很辛苦
#友善有機有賺錢才能活下去


Tags:

About author
商業合作請洽 [email protected]
科技農報致力於【打破科學語言的文字障礙,以科學分析農民的經驗談,分享輕鬆活潑的農業知識。成為華文地區第一個提供國際農業科普知識的資訊平台】
View all posts